合肥萬思高復學校學生優(yōu)秀作文選
來源:萬思高復
發(fā)布時間:2017-11-17
瀏覽次數(shù):
雨微微泛霧,琉璃瓦上滴落,擁抱著紅磚青苔。撐著油紙傘,在四方院落中隔著朱紅色,如同隔住了門外的喧鬧。屋檐下一壺清茶,裊裊的熱汽隨霧融化、擴散,揮一揮漢服衣袖,便是一個不一樣的世界。
漢服起源久遠,如同我們的文字,代表著我們源遠而博大的文化。它的樣式、規(guī)格乃至花紋都有嚴格而規(guī)整的劃分。中華傳統(tǒng)文化歷來以嚴謹深厚而聞名,并且不乏對美的感悟和理解。我們的書法繪畫、絲綢瓷器歷來都是外國人所推崇和驚嘆的,而傳統(tǒng)服飾——漢服便是古人對時尚美的一種追求。我認為每個人都應該有一套自己的漢服,穿上它不僅是一種時尚,更重要的是承載了我們的傳統(tǒng),我們的文化。
令人氣憤更令人深思的是,韓國自端午申遺后,又向聯(lián)合國提請了漢服的申遺,慶幸的是它并沒有獲得成功。但這其中還是有很多令我們煩心的地方,如果漢服真的毫無優(yōu)點,韓國為何忙著申遺?
當然,現(xiàn)在快節(jié)奏的生活中,人們需要簡便舒適的服裝來適應生活。漢服的體式在某種程度上也許不太適應當下生活。我們可以把目光轉(zhuǎn)向日本。日本人在快節(jié)奏的生活中,依然保留著穿和服的習俗,這是他們唯一正式的服裝。我想對于我們中國人而言,漢服同樣也能如此。我們的文化正不斷受到西方文化的沖擊與挑戰(zhàn),這時候的我們對于自身文化的保護顯得更重要和可貴。
我們穿上漢服,穿的不僅僅是一條襦裙,其實是對傳統(tǒng)文化的一種傳承、崇敬與熱愛。穿上漢服,我們是在用自己的行動召喚傳統(tǒng)文化的回歸。時代在變化,歲月在變遷,我們習慣于高樓大廈,習慣于車水馬龍,習慣于燈紅酒綠,而我們不應該忘記自己烙印在血脈中的傳承。穿上漢服,代表著一種文化的堅守,在那朱紅色大門外變化至四方院落的堅守。
一杯香茗,端起,用袖口輕遮,呷一口,唇齒生香。
下一篇:合肥萬思高復學生的一天